首页 > 新闻 > 互联网时代的音乐颁奖礼该何去何从?

互联网时代的音乐颁奖礼该何去何从?

时间:2016-4-18 9:56:53
来源:钟琳 马妮

近日,被称为是“全民音乐盛典”的《我是歌手》第四季和备受瞩目的《中国好歌曲》第三季落下帷幕。近年来,各大卫视热播的音乐竞技类节目,成为最具全民影响力的视听盛宴,素人、明星、“老歌翻唱”和音乐梦想已经成为综艺时代华语音乐圈的最大看点之一。


 


与此同时,QQ音乐盛典、酷音乐盛典等年度音乐盛事也尘埃落地。从娱乐性上看,音乐颁奖典礼已经被音乐竞技类电视节目取代,而“乐坛成绩单”的属性也在逐渐淡化。就拿刚刚结束的QQ音乐盛典来看,小众化和圈子化的趋势,让一场盛典更像是检验国产偶像号召力的公开平台。

直到今天,音乐颁奖礼已愈发像是为歌迷和歌手建立的沟通纽带。面对电视综艺的冲击,这些颁奖礼也在不断寻找出路,越来越多的典礼不再拘泥于为乐坛制作和颁发奖杯,权威性的退位背后是向年轻化的社交和互动转变的潮流。

1.现象:格莱美也跟不上“时髦”

说起当下最热闹的音乐颁奖典礼,QQ音乐盛典、酷音乐盛典、金唱片大赏和MAMA音乐大赏等都位列榜单之中,都在不同程度地进化成各具特色的新派音乐盛宴。在华语流行音乐处于变革的关口,互联网化的趋势对颁奖典礼的传统形式冲击最大。


 


据相关人士透露,在美国,近两年来移动音乐应用的消费量已经达到数十亿,这样的趋势和一年一度的标杆格莱美评奖之间隔阂渐生。移动音乐制造流行榜单的速度,用一位唱片公司制作人的话说,“平均3个月一次大换血”,这让原本代表乐坛理性热点的格莱美,远远跟不上“时髦”的脚步。


 


美国的格莱美和华语音乐圈内的台湾金曲奖颁奖典礼所代表的权威性,一度被追捧和效仿。凭借极高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代表了流行乐坛的传统颁奖典礼曾经是“侧重于输出,而非交流性”。

现在,只要打开手机应用商店,QQ音乐、网易云音乐、百度云音乐等移动音乐应用就是流行音乐作品最主要和快捷的展示平台。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手机网络音乐应用的用户使用率接近70%,值得注意的是,以音乐平台整理和推送的“个人年度十大专辑榜单”、“乐评人专业推荐”等榜单,总能在豆瓣等社交网站“刷屏”。另外“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系列专题,也成为受欢迎的“歌单”。“现在,观众了解音乐的走势不再是通过颁奖典礼和排行榜,而是通过各种形形色色的电视歌唱节目和社交网络进行推荐。随着音乐手机应用的发展,比起一张号称权威或顾及所有人口味的榜单,用户们更相信与自己口味相近的推荐渠道以及自己的耳朵。”音乐人游威告诉记者。

移动音乐应用正在为乐迷进行“私人订制“,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消费方式,也开始对颁奖典礼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移动音乐的互联网化,开始进入一种可以量化的大数据标准的时代。各大移动音乐平台上的作品播放率,直接作为颁奖典礼的“评判标准”,如此量化的数据时代,也开始让更多以平台为主力举办的音乐奖项成为了粉丝奖和销量奖的综合体。也正是这样的趋势变化,90后的年轻人气歌手如鹿晗、TFBOYS、窦靖童开始攻占各大音乐榜单的主要奖项。


 


2.分析:互动性动摇传统权威地位

无论是QQ音乐盛典,还是酷音乐盛典,互联网时代下的颁奖礼之所以能够大热,原因之一就是话题性十足。无论是窦靖童首次亮相大规模颁奖礼让人期待她的天后老妈是否会助阵、韩国男团Bigbang首次来到内地颁奖礼会有怎样的表现、邓紫棋和华晨宇会有怎样的后台互动……已经让粉丝们争论不休。甚至连现场出现的小失误,都能引发微博、朋友圈、公众号热烈的讨论。


 


本次的酷音乐盛典,还在“地气”和“人气”上作出了协调和综合。特别是“年度最具实力歌手”,最终花落今年《我是歌手》的大热歌手黄致列,这也恰恰说明这类型的音乐盛典,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自娱自乐的颁奖礼,而是和这个乐坛时代的生态相呼应。

实际上,各大颁奖典礼已经在舍弃以往的传统模式,开始迎合“粉丝经济”,成为小众化和圈子化的产物。各大盛典已经从全民关注的“晚会式”模式,转变成注重受众参与的嘉年华。从票选阶段,歌迷就可以通过网站或者客户端的投票、下载等渠道为偶像争夺奖项。有资深业内人士表示:“对于现在的娱乐工业而言,人们不喜欢那些天生是明星的人,必须要让他们觉得,是我们将他培养起来的才行。这种参与感,让他们自然而然地会关注盛典的状况。”

从颁奖典礼上的一系列直播互动中,更是可以看出活动方的很多环节设置,都是将粉丝的诉求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他们不但能够发送弹幕进行交流,还能通过网络与现场互动:QQ音乐盛典就设置了当偶像的人气超过一定数量时,就会引发“彩蛋”。而节目结束后,粉丝还能继续通过网络,将他们的偶像送上热门话题、热搜榜等社交网络平台的顶端。这么一来,粉丝对这些奖项的参与感和忠诚度将大大高于以往。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的颁奖典礼已经开始用“最受欢迎”来取代“最佳”,或者在两者取得一个平衡。“最佳”的选择永远包含争议,背后是对权威性的仰仗,但“最受欢迎”却是一种投票数据的结果,从客观性上,反而超过评委小范围内的专业认定。这样的结果,反映在奖项归属上,便是颁奖典礼更加“粉丝化”趋势,开始告别传统的权威评选时代。在这样的新趋势下,越来越多90后艺人群体成为榜单中的大热,“颁奖”的致敬色彩日渐淡化。

但是对于资深乐评人老丁而言,虽然偶像和粉丝吸引了关注度,增加了话题度,但相应地也要承受因此而带来的代价。今年QQ音乐盛典直播全程都引来不少歌迷的吐槽:“导播根本不懂偶像在跳什么”、“他们get不到偶像表演的节奏和爆点,也无法展现偶像的魅力。”老丁说:“向歌迷靠拢确实意味着商机,意味着收益和市场,但作为音乐颁奖礼一旦被‘粉丝经济’绑架,就会容易被所谓的‘吐槽’所左右。”


 


3.展望:分众化时代依旧需要专业引导

曾经有人说:“再盛大的颁奖典礼,办多了也会审美疲劳。”各家粉丝如打仗一般,在前一场颁奖礼匆匆看过自家偶像表演后,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下一场颁奖礼的刷票中去了。对于更多专业观众和业内人士而言,颁奖典礼更是失去了在音乐领域推陈出新、总结颁奖的功能,比起颁奖典礼,更像一场场巨星荟萃,走马观花的演唱会。

乐评人游威告诉记者,目前网络平台的音乐颁奖盛典,更注重歌手版权和网络人气在自身平台的衍生,以歌迷喜好为导向,因为比较看重当红偶像的出席和现场气氛的火爆,但对音乐的专业推荐功能就不太看重,最多只是反映自身平台的人气指数。

另外,不同网络平台举办颁奖典礼的出发点,也旨在借这样一个形式提高自己和歌手们的人气。作为投资方,他们本身很难承担起“专业指引”这样一个任务。格莱美的主办方是国家录音与科学学院,具有对整个行业的分析和每年走向的引导力,而公告牌奖的主办方是音乐杂志《公告牌》,在行业内具备权威性的第三方机构被普遍认为是举办颁奖礼的最佳人选。由网络平台来举办,自然存在先天条件上的缺憾,办成演唱会也情有可原。游威也认为:“既然百花齐放,各种形式、各有侧重的音乐颁奖礼都有存在的价值。”


 


另一方面,今天的年轻观众很难再如以往一般,从头到尾守着一场颁奖礼看完。各类音乐综艺节目层出不穷,编曲、现场、氛围、突破早已无法刺激观众的兴趣,而颁奖礼现场表演更是难求突破。

数字音乐在2015年飞速发展,加上有关机构对音乐版权的高度重视,为音乐行业带来了一个难得的重塑时期。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一个具有引导力和指向标作用的专业的颁奖典礼将使整个行业受益良多。游威也认为,在分众化、碎片化的乐坛传播环境下,标杆式的颁奖典礼更加难能可贵,“是时候通过专业引导让大众重新关注最新乐坛走势,重新与真正的音乐共同进退了。”

记者观察:欲办专业颁奖礼,先完成产业独立

传统的音乐颁奖典礼大致上可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学院派带领市场,格莱美就是代表;另一类是市场导向性,数据说话,代表奖项为公告牌音乐奖。

这两个奖项的存在,便是一个成熟的音乐产业的印证,它们树立了行业标杆,让每个从业者有目标和方向可循:若追求专业性上的突破,那么格莱美就是你的导师,若追求赚得盆满钵满,就唯公告牌马首是瞻。正如美国人笑言:“你如果能写一首歌上了Billboard,那就一辈子不愁吃穿。”


 


总的说来,目前华语音乐的颁奖礼们面对的难题,其实是一个行业不独立的问题。首先就是权威性不足,格莱美权威的评审团是从一个完整的音乐产业链条的每个部分中抽出权威人士,从学院到市场,从音乐人才的培养到唱片的制作,再到终端唱片的售卖和演唱会的策划,全方位的人才自然可以对参与者进行全方位的评判,权威性自然不言而喻。但内地的音乐产业究其现状,靠明星效应支撑的演唱会、浮躁的市场、惨淡经营的唱片制作行业……很难为颁奖礼提供一个这样的团队。

另一方面,公告牌类的颁奖礼基于一个相对独立、完整、公正的获取市场数据的机制上,而现在的市场导向型颁奖礼,大多是各自为阵,由于平台的竞争关系,在数据共享上尚且存在困难,更不用说统筹其他渠道数据了。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流行音乐产业的依附性,或者说,音乐本身难以卖出价码,实现自身价值。版权原为音乐产业一大收入来源,但因为盗版等因素的冲击,在单纯做音乐赚不到钱的情况下,整个音乐行业开始依附于其他行业生存,如音乐类电视节目、网络直播、跨界合作等等。

这种情况下的颁奖典礼,其实也难以逃脱这种生存环境的桎梏。它本质上其实是粉丝经济与互联网平台交互作用的结果,除了传统上的对音乐行业当年成绩进行回顾、推出新人、引领市场之外,还负担着造势推广、凝聚人气、现场演出票房等一系列任务。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原有的权威性、专业性必然要作出一些妥协。

未来颁奖礼能否朝着权威性、专业性再进一步,就看音乐产业能否摆脱对其他行业的依赖。“数字付费”的兴起让音乐行业看到了版权回归的希望,能否借此让音乐人真正回归到音乐创作的原点上,是音乐行业和颁奖礼能否再次起飞的关键。(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标签:音乐颁奖礼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热门话题